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37/fzg20070508/
2007/05/24 | 东北人“闯海”(三)
类别(天儒回忆录) | 评论(1) | 阅读(75) | 发表于 22:18

     “闯海”的人,是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

     有的为了发财,掏金。

     有的为了证实自已的实力和价值,从而换一种活法。

     所有上岛的人,无不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但在残酷的商海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适应和生存的。

     有的人,在内陆长期习惯了较为平平稳稳,舒舒服服的工作环境,没有经过激

2007/05/24 | 东北人“闯海”(二)
类别(天儒回忆录) | 评论(1) | 阅读(79) | 发表于 17:13
      “下海”前,我曾是国家公务员。应该说各方面也都很不错,如果不“下海”也一定会吃穿不悉、前途无忧。

     当时来海南,主要是被大特区那轰轰烈烈的发展气氛所吸引。

     但“下海”后,很多的感受还是超乎想像的。

     没“下海

2007/05/24 | 东北人“闯海”(一)
类别(天儒回忆录) | 评论(0) | 阅读(95) | 发表于 16:54

     听说家乡在新世纪伊始即开展了关于“东北人形象”的讨论,我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激动。

     离开东北十几年,我对家乡始终热切地关注着。说起东北人人的形象,我们这些在外闯荡的东北人自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切身体会。

     1988年到1993年的几年时间里,在中国大地上演绎了一场十万“大军”下海南的大迁徙,这里边也有我们千千万万的东人人

2007/05/21 | 工作在红色娘子军的故乡 (此文写于一九九七年七月,并在H省Q市日报发表)
类别(天儒回忆录) | 评论(0) | 阅读(86) | 发表于 00:29

    一九八八年海南建省建特区。从一九八八年到一九九四年的几年时间里,在中国大地上演了一场空前的“闯海”大潮。我也随着这股滚滚向南的“闯海”大潮,来到海南岛,并有幸工作和生活在红色娘子军的故乡------琼海官塘。

    在我还很年青的时候,一首十分好听的歌“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让我觉得万泉河是那样的遥远,神圣和富于革命传统。谁都知道长江和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可一提起万泉河,人们都会立刻联想到闻名中外的红色娘子军,一部电影《红色娘子军》唱红了万泉河,而美丽的万泉河又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到这里观光。因为这里不光有红色娘子军的传说,还有奇山,峻

2007/05/19 | 关于卜奎(四)
类别(天儒回忆录) | 评论(0) | 阅读(56) | 发表于 11:23

     一九七六年是中国人民最痛苦和最快乐的一年。

    卜奎人民不例外,我也不例外。

    唐山大地震,周总理和毛主席相继去世,卜奎人民先是震惊,后是悲痛,

    十月金秋,打倒四人帮,老卜奎一片欢腾。

    我的命运也有了转机,毕竟有在部队磨练的经历,毕竟有一个很好的有在部队立功受奖记录的档案,我被调到了W部门。

2007/05/19 | 关于卜奎(三)
类别(天儒回忆录) | 评论(0) | 阅读(66) | 发表于 10:01

     老卜奎城在数九寒天的白毛风和大烟泡是能让人不寒而栗的。

     这种恶劣的天气和寒冷在今天的卜奎城恐怕是再也见不到了。虽然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性的话题,但我还是喜欢卜奎城大雪飘飘的冬天。

     嫩江的开江鱼,黑的像马粪蛋似的冻梨,冰糖葫芦,水豆腐,干豆腐,克东腐乳,北大仓,龙沙陈曲,蜂王糖,黑加仑子糖,这些老卜奎城的特产都让我就像对初恋情人那样回味和留恋。

     老卜奎的猎枪和冰刀那可是在国内国际上赫赫有名。

2007/05/18 | 关于卜奎(二)
类别(天儒回忆录) | 评论(0) | 阅读(50) | 发表于 12:03

     去年的早些时候我回到了我魂牵梦绕的老卜奎城。站在大街上我茫然不知所措,这是哪?老卜奎的印像没了综迹,如果没有朋友的指点,我简直怀疑我会不会迷路。

    过去,市中心最高最漂亮的要算电报大楼了,可如今知能称它为电报小楼了。群英楼,小黄楼也较有名气,可如今它们算楼吗?当然解放门更是徒有虚名了,黄沙滩也只能你凭想象滩有多大,到底有没有黄沙了。龙江饭店呢?老市政府呢?(原龙沙公安分局的小黄楼)都消失了。随之而来的的是楼高了,路宽了,广场多了,大了。在二十年前市里最豪华的宾馆应属湖滨饭店和鹤城宾馆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拔地而起的四星,三星宾馆比比皆是,湖滨饭店和鹤城宾馆却门可萝雀了。

2007/05/14 | 关于卜奎(一)
类别(天儒回忆录) | 评论(0) | 阅读(89) | 发表于 23:18

     卜奎是齐齐哈尔的旧称。老卜奎城在过去是嫩江中游的一个大镇。过去民间有个说法:狗咬奉天,风刮卜奎。是形容齐齐哈尔的风大,大到什么程度呢,老百姓说: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六个月。

     在一些上了年纪的卜奎城的老百姓中到现在还流传着张作霖的拜把子兄弟,黑龙江省督军吴俊升外号吴大舌头的一些趣闻轶事。

     这吴大舌头是张作霖的磕头弟兄,一起造反打天下,也是小六子张学良的长辈,受张作霖之命任黑龙江省督军,驻守卜奎城。吴大舌头的帅府在现今齐齐哈尔的解放门一带,青砖绿瓦,深宅大院,至今仍能显现出当年的威严气派。因这吴大舌头不

2007/05/12 | 献给我平凡的母亲
类别(天儒回忆录) | 评论(0) | 阅读(32) | 发表于 23:24

    明天是母亲节。

    远在天崖的游子,不能在母亲面前尽孝侍奉,只能以一篇文章来献给我的母亲。

    母亲年轻时在老家的乡下还有一个名字:秀兰。母亲参加工作后有了现在的名字,对于秀兰是老家长辈人对母亲的称呼,我们家族中的下一代人可能已不知道这个名字了。

    今年早些时候,我回到东北,见母亲显的比以前苍老,身子骨虽没大的毛病,但老年人一些常见病还是有的,见到母亲头上的银发又增添许多,我的心里很不是个嗞味。好在弟弟,妹妹,妹夫对母亲照顾的很好,我的心里安慰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