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07 | 月上椰树梢(7)
类别(天儒文学作品) | 评论(7) | 阅读(77) | 发表于 15:24

月上椰树梢(7)

    物业管理是改革开放后才逐渐在内地兴起的,中国最早实行物业管理的还是在东南沿海的特区。

        物业管理在当时的海南绝大多数是房地产售后的服务性质的管理。

        就西洋大厦的物业管理而言,比起雷江在北疆市的工作性质相对来说要简单得多了。

        这个高级写字楼的物业管理,主要是为业主提供空调、水电、客货电梯、保安、消防、清洁绿化等等的管理,当然,西洋大厦的物业管理水平和硬件设施是一流的,100%的楼层有摄像监控录像,电梯内更是不用说了,而且有中央监控室的24小时的摄像监控,现在虽然监控录像是很普通,可在当时的海南,却没有几家能用上这样的设备,玻璃幕外墙全部是进口材料,并且经受住了海南的台风袭击,而没有破碎一块。

        在西洋大厦的业主们除了要缴纳水电费用以外,还要向物业按平方米缴纳物业管理费用,物业公司的生存主要靠收取的物业管理费来支撑。西洋大厦的物业管理费用是海南九十年代初期写字楼之最,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还能按期缴纳费用,可一些不大不小的公司,就出现了拖欠物业管理费的现象,以至于最后西洋大厦起诉,用法律手段解决欠费,当然,胜诉的一定是西洋大厦,但也由此和一些业主结下了芥蒂。

        西洋大厦在建设之初,香港人请了香港最有名的风水大师看风水,最后由风水大师点定了这块在海口玉沙村北侧,滨海大道南侧,面临琼州海峡的地块,在当时还没有现在的万绿园,而且整个海口市还没有一座立交桥,西洋大厦建成后,在当时的滨海大道只有这唯一的像样建筑。珠江广场、黄金大酒店、宝华大酒店还在挖地基,海口到处在修路,要是从滨海大道去一趟秀英码头,那条路崎岖不平,要是下雨搞不好还要把车扔到泥水里。

        西洋大厦的报建,政府的效率是相当的快,还真是体现了大特区的速度,也许在当时港资在海南的真正投资不多,所以一路緑灯,只是楼层限高,没有达到香港方面建设三十八层的规划,只批了允许建设二十八层的规划。

       在当时政府不批准西洋大厦建设三十八层的原因主要是基于海口大英山机场在海口市中心,如建筑超高,怕影响飞机的起降安全,所以在当时,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飞机的起降好像是在高楼大厦之间的起降,雷江常常在办公室看见飞机从窗外呼啸而过,这在当时的海南是一种奇特的现象,也是全国绝无仅有。

        雷江胜任这个职务应该是没问题,但问题是雷江不甘于就这样耗在这个现代化大厦的管理工作中,他在有步骤的“预谋”,一旦时机成熟,他要大干一番,创立自已的事业,当然,要有合作者,靠自已单枪匹马是不行的。

        为此,雷江开始了秘密的考察,他除了注意政府的政治动向和内外商投资动向以外,还特别注意收集旅游和热带高效农业开发信息。

        他就像个猎人一样,在寻找最佳的切入点——

        香港某商业银行总行在西洋大厦的一层有自已的分行,也是当时海南惟一一家港资商业银行,主要针对海南的外资企业和港资企业服务,在当时还未开展人民币业务。该分行行长由香港方面派来的高级襄理吴月芬女士担任,员工大部分是在大陆招聘的各银行的专业人员,真正由香港派来的人员不多。西洋大厦的业务由吴月芬兼管,也就是说,她是雷江在海南的直接上级和行政主管。

        这位吴女士,三十出头,未婚,满口的英语和粤语,只是讲起普通话来别人听起来太费劲,讲着讲着英语就跑了出来,她马上就收回去,又蹦出粤语,觉得不对,又收了回去,每次雷江和她沟通一些事情,常常借助笔来在纸上沟通,就像两个不会手语的聋哑人一样。

        对于这位香港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雷江和她打交道的历史已有多年了,当年在北疆市雷江就曾代表北疆市人民政府接待到北疆市考察的吴月芬一行人,当时香港一家企业在北疆市合作投资亚麻厂,港商的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三部分:即香港商业银行贷款、北疆市商业银行贷款、及自筹部分。港资银行派出了考察项目小组,以决定贷款的可行性。在北疆市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雷江一直是全程陪同,并且就该项目的前景和发展以及社会及经济效益向香港考察小组做出了较实际的书面材料递交。

        这时的雷江和吴月芬还只是初次接触,说实在的,雷江对吴月芬在谈判中鸡蛋里挑骨头,百般挑剔一直是压着火,但为了项目能顺利建设,雷江并未“脾气发作”,在请示市领导后并做了一些让步,最终顺利签约。

        雷江在当时觉出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也就是港资考察小组里有一位六十多岁的白发老人,从始至终一言不发,其姿态好像是一位旁观者,就是这位神秘老者,在日后决定了雷江事业转机的命运——

(未完待续)
   

50

评论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