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02 | 天儒随想之-理想、励志
类别(天儒杂文集) | 评论(7) | 阅读(64) | 发表于 11:26

   小时候,老师或家长常常会问你一个问题:你的理想是什么?那个时候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朦朦胧胧还不十分明确,大多是对自已爱好的回答,答案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待到大了一些,对什么是理想还是不能以真理标准做出准确的回答,当然还是以个人喜好来做出心理上的选择。

    再大了,政治上成熟了一些,你就会在你的入党宣誓中庄严地说:为了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可宣誓归宣誓,实际上可能却是另一回事,该拿的钱还是应该拿的,不拿白不拿,那些被双轨的,被查处的都是它妈的傻瓜,就算是我被抓了、被杀了,也是杀了我一个,幸福一代人——

    老百姓可看不懂了,这当官的咋台上说的和做的咋不一样呢?

    老百姓的理想是可别有病、娃能上得起大学、猪肉别太贵——

    老百姓的真理是没钱就看不起病!没钱娃就不能上大学!没钱就吃不起猪肉!

    当然。也有杨秀娟的理想是见到刘德华之类的理想,她的真理是不达目的死不瞑目!闹它个天翻地覆!

    那么,理想和真理是不是一回事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当然,政治的理想和真理与现实生活中的理想和真理是不一样的。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姚国华教授就说过这样的话:

    “谁都不代表真理,老师也不一定有真理,真理高于一切,在一个看不见的地方,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已的理性去领悟真理。”

    邓小平说:

    “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如果老是在姓资姓社的问题上纠缠不休,那特区还搞得成吗?

    一切领域、阶层、人群确实都可以通过自已的理性去领悟真理!

    那么有误区吗?

    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书店各种各样的人生励志的书籍很多,中国的、外国的、很多很多,也确实很畅销,厚厚的“大砖头”,一部又一部,那些书中描述的主人公似乎从生下来,从孩童时期就有着成功的“领袖”气质。主人公的磨难似乎就是为了以后成功的铺垫,他们天生就是成功的料,甚至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含着很深的哲理,永远都是看书的人应该学习的榜样。

    我感到“风有些刮大了!”,千篇一律就没意思了!

    那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理想和真理是什么样子呢?

    非常简单,就像5D博客里那些女孩子们能找到心中理想的白马王子,没有失恋,没有就业的艰难,有理想的工作,这就是理想和真理!

    当然,年轻人总要有自已的心中的一杆称,也都有自已心中的偶像,我可以放在心里、我也可以放在床头,别人管得着吗?

    出租车司机的理想是每天能挣出份钱外,再多拉些活,否则,就会挨饿,这对他们来说是绝对的真理!

    檫皮鞋的理想是多檫几双皮鞋——

    天儒的理想是健康,以及家人健康,否则,没了健康就没了生活质量,就会一团糟,这就是真理!

    至于目前,还没想到“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怎么想办法去支援朝鲜的水灾”、“18个月以后谁当美国总统?”

    那太不实际!

15

评论Comments